「請停止無效努力」讀後感

第一次看到這本書的原因是是跟朋友在逛書展時發現的,原本對書名並沒有什麼興趣,但是忽然瞄到作者是孫圈圈,馬上就有興致了。之前都會在她的公眾號發現不錯的文章,內容有條理,而且不會流於口號,都有如何實行的方法論。而這本書看完後的確是不負所望,內容很紮實,有把她做諮詢累積的經驗分享出來,我覺得非常適合初入職場的人閱讀。

本書大致上分為好幾個部分:挖掘天賦、如何學習、思維、溝通、職涯規劃、情緒等等,每個都有寫出作者的見解和方法論,這本書編排很好的地方是在每篇文章最後面都會有總結,以及可以怎麼做讀後練習,就像書中一開始所說,現在「道」和「器」的書太多了,但很多都沒有實作方法,所以她想要寫一篇關於「術」的文章。

簡單分享一下我在書中特別有感觸的觀念。挖掘天賦這塊作者列舉了各種職業定位並做簡單分析,並且合理推出天賦型的定位比較適合我們,然後再給出了挖掘自己天賦的方法。雖然我不認同作者說的每個人天生上就有各自的天賦,因為我覺得只要是硬體沒差很多(人的身體),基本上差異都是後天學習造成的,但是作者在這邊有擴大天賦的定義,她認為意願也是種天賦,有些人可能因為家庭等後天學習因素而喜歡做什麼事、不喜歡做什麼事,這也算天賦的優勢。這個觀念我以前並沒有想過,不過想想也是很合理,理論上人透過一定正確的訓練應該能力不會差太多,但是如果有些人本身就不喜歡該領域,就更不可能去做正確的訓練了,因此能力上就會出現落差。

學習的部分並沒有提到什麼新東西,大概還是離不開刻意練習的概念,然而在思維和溝通的部分就有很多可以參考的點了。畢竟作者是做諮商的,所以這兩個領域都算是她的專業吧!思維的話可以分為結構化思維和創造性的思維,而這其中是有些方法論可以運用來思考的。像是結構化思維可以用常用的架構來輔助思考,或是透過歸納法從資訊找出有意義的內容等等。除了思維,定義問題也是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因素,我們要清楚自己要解決什麼問題,而且不是所有問題都值得被解決。我以前常常都會想說每個遇到的事情都要全力去做,不這樣做的話就好像是沒有負責任,但是作者反駁這樣的想法,應該是要看CP值,高的才需要全力找最佳解,一般的就只要能處理掉即可。溝通部分則是描述有條理發表言論、與人找話題聊天的方法,這邊是我的弱項,應該可以再好好地吸收消化一下。

職涯規劃的部分有提到可以使用個人商業模式畫布,這個概念我在「程序員跳槽全攻略」看過,不過當初自己做職涯規劃只有幾年後要達到什麼目標,學到什麼能力之類,結果列完後還是沒有去做到,應該說連去回顧都沒有了。作者強調說我們做職涯規劃不該強調目標,而是要強調過程、實現的路徑是什麼,這樣的概念相對來說也比較踏實,不會只是空中畫大餅而已。書中最後情緒的部分有個概念讓我非常受用:面對所謂的性格缺陷,最佳策略不是對抗,而是找應對方式。我很清楚自己的弱點,包括不擅長社交、不喜歡在人多的地方、不喜歡引人注目,但是有時還是會想說要克服自己的缺陷,努力去改變。然而作者的說法是性格是我們的天性,需要花很多資源去改變,因此與其去改變,不如想想如何提高其他的能力來彌補這個缺陷。例如社交要做得好有很多因素,性格只是其中一項,我們可以強化其他因素來達到同樣結果。這個概念在前面的天賦也有提過,不要想著要彌補自己的弱點,而是將彌補劣勢的時間拿來強化自己的天賦,發揮他並且用其他能力彌補弱勢的部分。這個概念就如同巴菲特的雙目標清單系統(Two-List System)一樣,集中資源在自己的目標、強項,不會變成樣樣通樣樣鬆。

本書的內容從我的角度來看,雖然還是有些自己並不是很認同或是覺得有邏輯不清的地方,但是這本書提供給我們一個可以去嘗試的方法,利用這個方法來嘗試改變自己,而我們可以基於這些方法開始思考要怎麼建立屬於自己的方法論,而不會遇到職業、人生的問題時總是滿頭霧水,不斷窮緊張。透過不斷參考、試錯,就可以找到更適合的方法來面對自己的人生。